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5年6月4-6日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5年6月4-6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上海小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实践与探索

上海小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实践与探索


政策背景与改造需求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截至2023年,上海市已完成245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其中大型公共建筑通过“财政补贴+能源审计”模式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小型公共建筑因资金有限、改造收益差异大等问题,面临更大挑战。在此背景下,上海市住建委联合科研机构编制《上海市小型既有公共建筑超低能耗改造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为小型建筑节能改造提供技术规范与经济可行性路径。


《导则》核心:分阶段评价与技术适配

《导则》以“实际运行能耗”为核心,构建两级评价体系:

  1. 能耗绝对值准入:改造后建筑能耗须低于同类型建筑合理用能指南先进值的90%,从源头把控改造效果。
  2. 节能率分级激励:根据改造前后综合节能率划分等级(如试点项目节能率65.4%达A级),鼓励多样化参与。

技术实施优先级

  • 可再生能源优先:利用屋顶光伏、光伏车棚等低成本技术;
  • 设备系统优化:空调、照明、热水系统升级;
  • 围护结构改造:仅建议与功能修缮同步实施,避免单一节能改造的高成本与长周期。

试点示范:新泾镇政府改造项目

技术组合

  • 分布式光伏(屋面+车棚)、智能空调控制系统、三玻两腔窗改造、屋顶保温;
  • 成效:能耗从29.15kgce/(㎡·a)降至10.1kgce/(㎡·a),节能率65.4%,达到《导则》A级标准。

政策驱动与未来方向

  1. 国家部署:住建部《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设备更新目标,要求2027年前淘汰高耗能设备。
  2. 上海行动
  • 推动“装饰装修+节能改造”捆绑实施,加速公共建筑改造;
  • 探索财政补贴、技术目录发布等配套政策,降低小型建筑改造门槛。

挑战与展望

  • 资金瓶颈:需通过多元化融资(如补贴、绿色金融)破解小型项目经济性难题;
  • 技术适配:强调“因地制宜”,避免盲目套用大型建筑改造模式;
  • 长效运营:依托数字技术(如能耗监测平台)实现动态调优,确保改造效果持续。

上海市小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实践,为超大城市存量建筑低碳转型提供了“技术+政策”双轮驱动的样本,未来或将成为全国城市更新的重要参考。

参考资料:

1.2025第十届上海国际空气环境与净化技术展览会 AIRVENTEC CHINA 2025|工业环境展|室内空气展|空气展 – 2025年6月4-6日第十届空气展与您相约国家会展中心

2.(文章来源: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

此网站新闻内容及使用图片均来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冒犯,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1 3323 1300

联系我们
  • 公众号二维码
  • 官方客服号二维码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雨路55号虹桥525创意园A座
  • 参观咨询

    400 069 0052

  • 项目合作

    +86 21 3323 1456

  • 市场合作

    +86 21 3323 1460

  • 参展咨询

    +86 21 3323 1336

主办机构
  • 主办机构-中华环保联合会
  • 主办机构 -中国节能协会
  • 主办机构-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 主办机构
  • 主办机构-informa markets
协办机构
  • 协办机构-荷祥

@2024 上海荷祥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2314号-13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4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