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暖通空调设计领域,风管系统的科学划分是保障系统效能与安全性的关键步骤。设计师需兼顾生产实际、法规规范及工艺需求,通过系统性规划实现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的平衡。以下是风管系统划分的核心逻辑与实操要点:
一、系统划分的必要性
- 功能适配性
- 当服务区域存在差异化的送排风需求(如洁净车间不同洁净等级分区)、大空间多节点布局(如商业综合体功能区)时,需通过分系统设计提升运行管理效率。
- 典型案例:百级洁净区与万级非单向流区需独立设置空调系统,避免交叉污染。
- 设备协同性
- 单一系统通常以“1台风机+关联管道设备”为基本单元,需综合生产流程的设备使用频率、排风点分布及污染物性质(如有毒气体需独立处理)进行配置。
二、六大核心划分原则
1. 按生产流程与设备特性分组
- 组合条件:设备数量密集、管线短捷且运行时段一致的工艺设备可合并系统。
- 例外情况:剧毒/易燃易爆气体排放、高温高湿(>80℃或湿度>85%)、腐蚀性气体需独立系统。
2. 同类需求整合
- 空气处理要求一致:如温湿度、洁净度参数相同的区域可合并(净化工程核心原则)。
- 粉尘处理兼容性:同性质粉尘且工艺允许混合回收时,可合并排风系统。
3. 禁忌场景单独设置
- 安全风险:有毒气体、爆炸性混合物、易凝结蒸汽等严禁共用系统。
- 功能冲突:高噪声源与消声需求房间、高温排风与普通排风需分设系统。
4. 阻力平衡与调试便利性
- 避免远近距离混合:排风量大且靠近风机的节点不宜与远距离小排量节点合并,防止系统总阻力激增及调试困难。
5. 多尘源处理方案
- 分散式 vs 集中式:根据经济性选择独立除尘系统或串联集中处理,需评估初投资与运维成本。
6. 系统规模控制
- 适度规模:过大系统易导致能源浪费(调节精度低)与噪声扩散风险,建议通过支路电动调节阀或变频风机实现分区控制。
三、规范依据与风险提示
- 强制条款来源:
-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15)
-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
- 常见疏漏:
- 高温排风未选用耐高温材质(如不锈钢风管);
- 忽视腐蚀性气体对管道的腐蚀风险;
- 调试阶段因系统复杂性导致风量平衡困难。
四、实战经验总结
- 新手避坑:避免将远距离低排量节点与高排量节点强行合并,需通过独立风机解决阻力匹配问题。
- 经济性权衡:集中除尘系统虽节省设备成本,但可能增加风管复杂度;分散系统反之,需结合业主预算决策。
- 智能化趋势:现代设计倾向通过支路电动阀门+变频风机实现灵活调控,降低大系统运行能耗。
结语
风管系统划分是暖通设计的“根基性”环节,需在规范框架下融合工艺特性、安全需求与经济性考量。建议设计师优先参考GB 50019与GB 50736规范,结合项目特点选择最优方案,并通过BIM模拟提前规避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