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低能耗建筑:碳中和时代的建筑解法
超低能耗建筑通过"被动降需+主动提效"双重路径,重构建筑能源逻辑:
- 围护结构革命:采用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与气密技术,使建筑外壳化身"恒温铠甲"
- 能源智慧化:新风热回收系统实现80%以上热能循环,地源热泵、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等技术形成能源自循环
- 双碳价值:较常规建筑降低能耗50%-75%,成为城市减碳的核心载体
在上海这座年均建筑能耗占全市总耗能19%的超大城市,发展超低能耗建筑既是破解"能耗双控"难题的关键,更是建设生态之城的战略支点。
二、徐汇实践:中心城区绿色更新范式
作为上海中心城区低碳转型先锋,徐汇区以两大标杆项目开启高层建筑零碳探索:
中国能建上海总部综合体
定位:上海首座近零碳超高层建筑(碳排放降低47%)
技术矩阵:
- 需求侧革新
- 单元式幕墙+三玻两腔中空窗,传热系数≤1.2W/(㎡·K)
- 气密性设计使换气次数降至0.5次/小时
- 供给侧突破
- 地源热泵+双工况制冷主机,综合能效比达6.3
- BIPV薄膜光伏年发电量满足15%常规电力需求
- 数字孪生管控
- 能碳管理系统实时监测13类能耗数据
- 直流微网实现"发电-储能-用电"全链损耗降低20%
西岸数智中心
创新亮点:
- 围护结构极致性能
- 屋面传热系数0.28W/(㎡·K(国标要求≤0.5)
- 外墙复合保温体系传热系数≤0.4W/(㎡·K
- 设备能效革命
- 天氟地水两联供系统季节能效比达7.0
- 全一级能效设备集群(照明/电梯/热水器)
- 清洁能源网络
- 屋顶光伏+立面薄膜发电系统年减排CO₂120吨
三、技术解码:从单体节能到系统重构
两大项目揭示超高层建筑零碳化路径:
- 熵值管理:通过围护结构将建筑热损失降低至常规建筑1/3
- 能源自洽:可再生能源占比超30%,地源热泵COP值突破5.0
- 数字赋能:能碳管理系统实现"监测-诊断-优化"闭环,运维节能再提升15%
- 界面革新:光伏幕墙、光储直柔系统打破传统建筑能源边界
四、城市启示:高密度城区的低碳突围
徐汇实践验证了三大核心价值:
- 土地集约:单位面积碳排放强度下降62%,破解城市更新减碳难题
- 技术集成:形成可复制的"被动优先+主动优化+数字管控"技术包
- 经济可行:全生命周期成本较传统建筑降低18%-25%
这两座矗立于黄浦江畔的"垂直零碳体",正为超大城市建筑领域碳达峰提供徐汇方案——当每栋建筑都成为微型发电厂与储能站,城市减碳将真正实现从规划蓝图到空间实践的跨越。
参考资料:
1.2025第十届上海国际空气环境与净化技术展览会 AIRVENTEC CHINA 2025|工业环境展|室内空气展|空气展 – 2025年6月4-6日第十届空气展与您相约国家会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