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主办的“2025中国银发人居发展大会”在上海召开,首次系统性提出“银发人居”创新概念,标志着我国养老产业从基础养老服务向全周期品质化发展的跨越。与会专家指出,这一概念不仅重新定义了老年居住形态,更通过“居住+服务+生态”的融合,推动银发经济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优享”:银发人居的三重维度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张其光指出,银发人居的核心在于构建“群体-居住-服务”三位一体的生态体系。不同于传统养老模式仅关注基本生活需求,银发人居强调以老年人生理、心理及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空间适老化设计、多元化服务配套和社区治理创新,实现“住得安心、活得舒心、融得进去”的居住体验。这一理念将居住场景拓展为涵盖“衣食住行用、康养文旅服”十大产业的协同发展平台,旨在满足银发人群“享老”“乐老”的高层次需求。
银发经济:破解结构性问题的万亿级蓝海
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银发经济作为兼具民生属性与产业价值的新兴领域,正成为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议题。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认为,银发经济不仅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破解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抓手——通过机制设计激发银发消费潜力,可形成自我循环的发展闭环,助力经济韧性增长。
复旦老龄产业研究院预测,在中等增速背景下,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19.1万亿元(占GDP 6%),2050年更将扩张至49.5万亿元(占GDP 12.5%)。六大核心领域浮出水面:银发健康服务、居家服务、适老环境改造、制造业升级、精神文化消费及金融创新,覆盖从基础照护到品质生活的全链条需求。
银发地产的进化:从单一功能到生态赋能
易居中国董事局主席周忻在大会上发布的《2025中国银发人居发展报告》揭示,银发地产正从传统养老社区的单一功能向多元化场景演进。报告提出八大典型模式:
- 银发友好社区:推动存量住宅适老化改造与无障碍环境建设;
- CCRC可持续照料社区:整合医疗、康养与持续生活支持;
- 银发综合体:融合商业、医疗、文娱的一站式垂直生态;
- 银发公寓/市场型养老院: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租赁与购买需求;
- 银发经济产业园:孵化适老科技与创新服务;
- 银发旅居:开发季节性异地康养度假产品。
这些模式通过“居住场景”带动产业链协同,将银发人居从孤立的养老空间升级为连接城市资源、激活消费潜力的枢纽节点。
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
目前,银发人居的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需突破瓶颈。一方面,多地政府将养老服务纳入民生实事,推动政策支持与财政投入;另一方面,行业仍需解决盈利模式模糊、服务标准化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专家呼吁,未来需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合力,构建多层次银发居住体系,让“享老”从概念真正落地为可感知的生活方式。
从“养老”到“享老”,不仅是词汇的转换,更是社会对老年群体从生存保障到尊严生活的价值观升级。银发人居的探索,正为超老年型社会打开一扇通向品质化老龄时代的新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