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应用于室外空气处理的气相空气净化装置分级方法》送审稿审查会在京召开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4年第二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要求,2025年7月10日,国家标准《应用于室外空气处理的气相空气净化装置分级方法(送审稿)》审查会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举行。该标准由天津大学牵头编制,对规范室外空气处理领域气相空气净化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由全国暖通空调及净化设备标委会秘书长李正主持,详细介绍了标准立项背景和编制过程。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产标处处长姚涛就标准审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天津大学"室内空气环境质量控制"天津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刘俊杰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标准编制情况及ISO相关标准发展历程。该实验室长期致力于空气净化领域标准制定工作,为推动行业标准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次标准审查会组建了高规格的专家审查团队,由中科院过程工程所陈运法研究员担任审查组组长,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秦学礼教授级高工担任副组长,并汇集了来自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及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家单位的九位权威专家。这支跨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团队凭借各自深厚的专业造诣,为审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专业保障。
标准编制组负责人裴晶晶教授向会议作了全面系统的编制工作报告,详细阐述了标准制定的任务来源、编制背景、基本原则、工作流程等关键内容,重点分析了标准的技术框架、核心指标与国际标准ISO10121-3的技术差异,并就编制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专业说明。这一报告为后续审查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技术审查环节,专家组成员秉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对标准文本进行了逐条审议。审查工作着重关注标准的技术完整性、条文规范性、适用范围等核心要素,就测试方法的适用性、性能等级划分的科学性、技术术语的准确性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会专家充分发表专业意见,提出了多项建设性修改建议。经过全天的深入讨论与反复论证,审查组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并由审查组组长正式宣布审查结论。
专家组经过深入审议后一致认定,该标准具有重要的技术价值和行业意义。作为我国首个化学过滤器分级标准,该标准技术体系完整、科学依据充分,有效填补了室外空气处理净化装置领域的标准空白。标准的实施将为相关企业提供明确的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对提升产品性能、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审查组认为,该标准技术内容先进实用,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编制组根据审查意见进一步完善后尽快报批。此次审查会的顺利召开,标志着我国室外空气处理领域标准化建设取得重要突破。该标准的制定实施,将有力推动空气净化行业技术进步,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资料:
1.上海国际空气环境与净化技术展览会-工业环境展|室内空气展|空气展
2.参考文章:“室内空气环境质量控制”天津市重点实验室主编的国家标准《应用于室外空气处理的气相空气净化装置分级方法(送审稿)》审查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