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5年6月4-6日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5年6月4-6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热点 » “空气质量也是一项人权”。–中德新风论坛

“空气质量也是一项人权”。–中德新风论坛

“相对于开窗通风,新风系统可以节约空调能耗的2.3%,这个百分比看起来不是很高,但它的绝对值很大。建筑中安装新风设备还是很值得的。”fgk 协会欧洲董事长 claus händel 在由 dream maker 造梦者新风承办,德国巴符州举行的,第三届中德新风行业技术交流论坛(下称中德新风论坛)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

在 claus händel 以《民用新风&热泵,节能技术》为主题的报告中,他从空气质量的基础,建筑物中的空气质量,空气污染修复解决方案,舒适节能生活的潜力四个方面阐述了新风及热泵节能环保技术的重要性。

 

fgk 协会欧洲董事长 dipl.ing.claus händel(克劳斯·汉德尔)

claus händel 表示,提到“空气质量”这个词,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室外空气颗粒物污染,很少有人会想到室内空气污染。但实际上,现代人每天停留在室内的时间远高于停留在室外的时间。因此,其实室内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影响更大。但无论在欧洲还是中国,室内空气质量情况都不如想象中的那样好,法国一家建筑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有些污染物的浓度室内是室外含量的三倍之多。

德国巴伐利亚州一所学校的空气状况检测结果显示,在上课期间,教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高达2000~4000ppm,而室外大气中的这个数值只有四五百。这样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对学生的身体是有负面影响的,这是一个需要引起更多重视的问题。根据一些欧洲研究机构的估算,室内空气质量问题每年导致欧洲人损失 200 万健康寿命年。对儿童而言,室内空气质量对于健康的影响就更为突出。所以 claus  händel 今年提出的一个口号就是,“空气质量也是一项人权”。

应对不容乐观的室内空气质量问题,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新风系统,并且新风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

“空气质量也是一项人权”。–中德新风论坛-2025第十届上海国际空气环境与净化技术展览会 AIRVENTEC CHINA 2025|工业环境展|室内空气展|空气展

claus händel 在第三届中德新风论坛发表演讲

claus händel 强调,虽然他在中德新风论坛的演讲主题是《民用新风&热泵,节能技术》,但他认为建筑的目的并不是节能,而是让人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在此基础之上消耗的能量越少越好。claus händel 对新风系统的理解也是如此,新风设备的首要目的应该是让建筑中的人更加健康舒适,其次才考虑节能。所以节能建筑也一定不能以牺牲室内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为代价达到节能目的。这点在欧盟相关法律上是有明确规定的。

claus händel 也对一些现状表达了不满。他表示,德国希望在 2050 年实现建筑的零排放或零能耗,这个目标是很好的。不过,目前德国新建建筑中,只有 1/3 是配备了具有热回收或热交换功能的新风系统。这个数字就“让人感到奇怪”了,因为建筑不配备具有热交换功能新风系统,就根本实现不了零能耗。所以从这个数据来看,德国实现所有建筑零排放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从乐观的一面来看,claus händel 总结说,在德国节能环保已是一大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有重要贡献。目前,新风系统已经成为德国节能、绿色建筑的标配;随着旧房节能改造和财税激励机制的推进,未来新风系统会成为主旋律,成为德国所有建筑的必备设施。

claus händel 发言结束后,第三届中德新风论坛主持人 dream maker 造梦者新风 cto erwin grohmann 进行了补充。erwin 表示,他在六年前第一次去中国的时候,就发现中国正在快速推进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与此相比,德国虽然起步很早,但也确实需要加快一些步伐了。dream maker 按照欧盟标准制造、出口中国的新风系统,也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实现节能和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化。

联系我们
  • 公众号二维码
  • 官方客服号二维码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雨路55号虹桥525创意园A座
  • 参观咨询

    400 069 0052

  • 项目合作

    +86 21 3323 1456

  • 市场合作

    +86 21 3323 1460

  • 参展咨询

    +86 21 3323 1336

主办机构
  • 主办机构-中华环保联合会
  • 主办机构 -中国节能协会
  • 主办机构-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 主办机构
  • 主办机构-informa markets
协办机构
  • 协办机构-荷祥

@2024 上海荷祥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2314号-13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4124号